邹相,祖籍河南光山,毕业于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,系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、河南省作协会员、河南诗词学会会员、郑州市作协理事、《文学月刊》签约作家、党的生活书画院副院长。自1999年以来,先后在海内外诸多报刊上发表各类文学作品一千余篇,新闻作品数十篇,出版过《风雨花》、《邹相作品专辑》、《禅心乡韵》、《拈花微笑》等,并两次获郑州市文学艺术优秀成果奖。书法作品被多家寺院、茶馆、会所、企业、书画展览馆等收藏。现居郑州,担任少林寺维多利亚老品牌官网主编,少林寺《禅露》杂志执行主编。
文/邹相
一
奶奶去世时,邻里的老人们一边落泪,一边对悲痛欲绝的爷爷说:“您这老伴儿生前真是个大善人啊!我们这村子里的人,没有不被她帮过的。”确实如此,奶奶生前曾当过无数次“月老”,撮合成多桩良缘;在贫困时期,担任村妇联主任的奶奶,更是通过种种努力,尽量帮助到每一个贫困家庭。在乡邻眼里,奶奶是至善之人;在我眼中,奶奶是至善之亲。孔子有云:“与善人居,如入芝兰之室,久而不闻其香,即与之化矣;与不善人居,如入鲍鱼之肆,久而不闻其臭,亦与之化矣。”善是会传递的,跟着善人在一起,恶人也会心生善意,逐渐弃恶从善。
佛教因果之说不可思议,“善有善报,恶有恶报”,劝诫弟子要心存善念、行善积德。在佛教中,佛菩萨都是大善的化身,凡成佛得道之人,无一不从善中来。为度化众生,佛陀曾“投身饲虎”、“割肉喂鹰”;为点化众生,弥勒菩萨曾化身为布袋和尚,历经人情冷暖。能忍堪忍,难行亦行,这一切,都是“善”字使然。
二
佛教倡导“诸恶莫作,众善奉行”,善与恶,本在一念之间。“种善因,结善果;种恶因,结恶果”,佛菩萨慈爱悲悯众生,不希望众生落入因果之中,故而一直劝诫众生要广结善缘,培植福田。十恶是冤家,十善是好友,《佛说十善业道经》中详细阐述了造十恶业将要受的各种恶报,以及修行十善业的功德。勤修十种善业可获得诸多福报和利益,包括:离杀生者成就十种离恼法;离偷盗者得十种可保信法;离邪行者得四种智所赞法;离妄语者得八种天所赞法;离两舌者得五种不可坏法;离恶口者得成就八种净业;离绮语者得成就三种决定;离贪欲者得成就五种自在;离嗔恚者得八种喜悦心法;离邪见者得成就十功德法。
《佛说吉祥经》云:“勿近愚痴人,应与智者交,尊敬有德者,是为最吉祥!居住适宜处,往昔有德行,置身于正道,是为最吉祥!多闻工艺精,严持诸禁戒,言谈悦人心,是为最吉祥……”经中,佛向后世弟子开示了“最吉祥”的种种方法,包括恭敬谦让、奉养父母、爱护妻子、勤于布施、乐于助人等善法。
勤修善业,就得严护身口意,因为身口意的行为及随此行为带来的结果就是业。身之孽业包括杀生、偷盗、邪淫,口之孽业包括两舌、恶口、妄语、绮语,意之孽业包括贪、嗔、痴。唯有广修十善业,才能使得身口意三业清净,如《妙法莲华经》载曰:“尔时一切大众皆蒙佛授记,舍利弗身口意三业清净,而生大欢喜。”身口意三业清净,自然心生法喜,身心自在。
三
大爱无疆,大勇至善,凡是能成佛作祖的,莫不是至善的典范。《佛说阿难问事佛吉凶经》云:“夫人得道皆从善生,经戒自御心身口,善为大铠不畏刀兵,善为大船得渡河渊,有能守信室内和安。”即是说,那些能成佛得道、不受轮回之苦之人,皆是因为一心向善,广结善缘。善,就像是不畏刀兵的铠甲;善,就像是能渡过河渊的大船。由此可以看出,心善、行善、向善是多么的重要。
曾在网上看过这么一则寓言故事:一个人路过一条即将干涸的河流,看到一个水坑里有一条金鱼,正在泥巴中挣扎。见到那人,金鱼哀求他赶快舀两瓢水来,帮它渡过难关。那人却犹豫着说:“我去看看附近的河流里有没有水,要是有的话,就找几个人过来,挖沟引水,帮助你回到有水的地方。”金鱼听到后,非常伤感地说:“等你把水引过来,我就死在这坑里了。你现在只需要给我弄点水就能让我活命。”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?行善要在当下,不能等。公交上,如果你想给老人让位,就立即起身吧,不用回顾四周,看人家是否会让位;路过天桥,看到行乞之人时,就主动献上你的爱心吧,不用分析他是不是职业乞丐;见到需要帮助之人,就毫不犹豫地提供帮助吧,不要等着人家离去,才后悔当时没帮助别人……
五台山碧山寺的释如缘长老曾说:“人在无明中,不明因果,是最残忍的动物。为己杀生,吃众生,而造成轮回之报。有几人能明佛的教诲呢?”佛的教诲是什么呢?佛教导众生,要不昧因果,不能无视因果,一旦不明因果,就会在轮回中难以自拔。我们若能深信因果的真实不虚,就不会沾染十恶业,就知道如法修行,当下行善,勤结善缘,消除宿业,积累自己的福报。
四
《佛说三世因果经》云:“是故世间一切男女,贫贱富贵,受苦无穷,享福不尽,皆是前生因果之报。以何所作故?先须孝敬父母,次要敬信三宝,三要戒杀放生,四要持斋布施,五要了知正道,广种后世福田。”即是说,芸芸众生在因果面前一律平等,“各有前因,莫问来人。”若想不受因果之苦,就应该从这五个方面做起:孝敬父母;敬信三宝;戒杀放生;吃斋布施;广种福田。可以说,这五种方便之法皆是善法,能让我们起正信、践正行、入正道。
明星艺人赵本山曾说:“佛教给予我们的是至善的传统。”诚然如此,佛教不仅倡导善的理念,更是践行善的传统。《佛说父母恩重难报经》中,佛陀为众开示父母的恩德,劝诫弟子们要孝养双亲、敬重老人;佛教推崇戒杀、护生的理念,注重环保,将善心遍洒人间;佛教主张“上报四重恩,下济三途苦”,愿意普度三界众生,利益一切诸有情,广播善念……可以说,善念、善心、善言、善行,这所有与善相关的点滴,是每一位三宝弟子一致奉行、共同推崇的。得道皆从善生,普愿一切众生皆能心怀善念、众善奉行,则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