养徳养气养精神,种桃种李种春风。养心与养德合一的儒家养神。儒家重视养心和养德。儒家的教导其实是精神养生的教导。孔子的“己所不欲,勿施于人”、“己欲立而立人,己欲达而达人”,千百年来,鼓舞了很多仁人志士,直到范仲淹《岳阳楼记》中的“先天下之忧而忧,后天下之乐而乐”,都是相通的。儒家的中庸、立德、修心、尽性、礼乐等,也可视为精神养生的方法。
孔子认为,天道以中庸为法,过犹不及。养生要谨守中庸之道,才能颐养天年。孔子重视人的道德修养,说“君子先慎乎德”。事实证明,以德立身是养生的重要根基。
如果想要增大自己的“原创资本”,成为卓越不凡的人,就须从养德、养气、养精神三个方面加强修炼。
养德
《周易》说:“地势坤,君子以厚德载物。”大地包容万物,厚德利生。一个君子,也要效仿大地,以厚德利生。“刚健笃实辉光,日新其德。”《周易》还告诉我们,做人要做到日新其德,每天都要修德,每天都要有所进步。 坚持行善才能养德。偶尔做一次好事,这不叫积德、养德。《荀子·劝学》:“积善成德,而神明自得。”只有坚持长期行善、让善良称为生活中的一种习惯,才会形成高尚的品德。
养德以明德。德从心,心养德。修心以对己,养德以待人。衡量“心”的标准是德。心高不一定德高,德高必定心善。儒家思想中的“忠”“恕”“义”“礼”“信”“恭”“让”,等构成基本道德框架,这些关键词的核心是“仁”.
要想使自己拥有强大道德魅力,就须遵循以下道德原则:提高信用能力,说话要算数,做事要守信;还要注意展现经济实力、技术实力及自己的实力形象,如个人言谈举止的魅力与可信任感。利人,首先要在各种合作中,在事先、事中、事后都要为他人着想,满足他人的需求;在合作中,要以让利而求利;不要怕吃亏。对人宽容,不以自己的喜好厌恶为取舍标准。
养气
人贵有志,无“志”何以立功?孔子说“三军可夺帅也,匹夫不可夺志也”。志、气相连,守志必先养气。何为“气”?《周易》说,“天地氤氲,万物化醇,男女构精,万物化生”,精气神是构成天地万物的始基,“元气”是构成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本原。气定则神闲,气躁则心浮,唯有元气充足、阳气旺盛、正气盎然的生命才能蓬勃生长。志要立,气要养,孟子说:“吾善养吾浩然之气也”。
养气最重要的就要清心静神,就是保持心神清静,合理地用神。而清静是指情志保持淡泊宁静的状态,是思想的清静,需要经过修炼才能达到的状态。因为神气清静而无杂念,才可达到真气内存,心神平安的目的。清心静神主要是指心神不妄动,用而不过,思想专一,排除杂念,从而能专心致志地工作和学习。
孟子说,成大事者,须“吾善养吾浩然之气”,有一种天降大任于斯人的使命感,“必先苦其心志,劳其筋骨,饿其体肤,空乏其身”。浩然之气大而刚强,“是天地之气,也是我们生而有的气,只要不人为的伤害它,而善于保养它,就能合乎道义,辅助道义。”孟子认为这种气,用正义培养,与义和道相并,是很多合于正义的行为逐渐积累的结果,并不是一次合于正义的的事就能有浩然之气。如果行为让自己感到不安时,气就瘪了。可见,养气与义和道是相关的,养气在于养心,其心就在于性善,性善即需养气成德。
培养浩然之气。实际上是重道德、讲仁义的儒家养气法。养气的根本是以精神意志为主导,只有胸怀坦荡无私的人才能使气保养充盛。《孟子•尽心章句下》:“养心莫善于寡欲。其为人也寡欲,虽有不存焉者,寡矣;其为人也多欲,虽有存焉者,寡矣。”养生首先要节制自己的欲望,一个人欲望太多,会身心疲惫的。
中华民族是一个讲求正气、崇尚正义、追求正道、有志气的民族,那些经世济民、刚健自强、舍生取义、坚贞不屈、心忧天下的人,那些恪守“格物、致知、诚意、正心、修身、齐家、治国、平天下”志向的人,被奉为“有志之士”。
人性本善,故人善养气与成德。善内在于人之本质,故人易保存其浩然之气;人有种价值自觉,故能以志统气,达到成德之境界。养气与成德,这便是“性善”这一道德问题的实践。
养精神
精神一种担当,是一生的坚守,是立身立世的根本,是需要用一辈子来兑现的承诺,不是虚无的,空洞的。它是它是“尚有雄心思马革,不因孤忿泣牛衣”,是“与百姓有缘,才来此地;期寸心无愧,不鄙斯民”,是“一身偃卧蓬蒿稳,四海苍生恐未安”。说到底,精神是不慕权力,不图虚荣的奉献,是勇往直前,砥砺笃行的进取。
养精神是通过净化人的精神世界,自动清除贪欲,改变自己的不良性格,纠正错误的认知过程,调节情绪,使自己的心态平和、乐观、开朗、豁达,养精神关键是要克服欲念,少私寡欲,是指对自己的“私心”和“贪欲”要进行自我克制并清除。学会放弃,知足常乐,是指对自己所处的生活与工作环境要有充分的满足感,顺其自然,“不以物喜,不以己悲”。心胸豁达,性格开朗,心胸坦荡,气量大。多行善事”,是指多做些助人为乐的好事,从中体验到幸福感和满足感。
养精神还要注意不断地学习和掌握新知识,充实自我,保持高雅的情趣爱好和愉快的生命态度。掌握新知识,结识新朋友,开辟新的生活园地,使自己眼界更加开阔,生活更加充实,精神饱满。其实,只要每天让自己进步一点,让自己多去发现一点,内心就会充实起来。
在现代物欲横流的社会里,如何做到恬惔虚无、精神内守的养精神?首先,要有一颗感恩的心,用感恩之情来滋润我们的生命,珍惜眼下所拥有的一切。其次,要有一颗知足的心,用心去体会生命。只有知足才能去享受生活,才能放松自己的思绪,活在当下,享受眼下的生活。
养德、养气、养精神。要打开想象与多重智慧之门。要善于多元化学习,向书本学,向实践学,要深入、谦虚地学,也要会超然、批判地学。要静修悟道,追求卓越。甘愿当小学生,重新学习文化,养养我们的精神,唤醒我们每个人内在的那个慧命。
人事愈加纷杂的过程中,必难事事周全,尽如人意,因此更须常常反省自己的缺失与不足,自勉改过以求进益。处处抱真诚笃厚之意以待人接物,时时存方便利他之心以积善培德。如更深一层体会,小我只是沧海中之一粟,所学亦不过是学海中之一滴,则能常怀谦虚之心。
寡言养气,寡事养神,寡思养精,寡念养性。在人生的途程上,还有漫漫长路,“士不可以不弘毅,任重而道远!”要更奋然前行,在成长里养徳养气养精神,种桃种李种春风!
云蝉网——【禅意网】旗下服务号
更多精彩推介,请长按或扫描下方二维码获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