济源阳台宫讯:2016年5月28日晚,“河南•王屋山”2016道教养生论坛在济源市隆重举行。来自道教、中医、养生、道学研究界的知名专家学者、高道大德齐聚一堂,以“尊道贵德,和谐贵生”为主题,共话道教养生的独特智慧及现代价值。
论坛邀请了中国道教协会会长李光富、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胡孚琛、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教授何建明、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所长盖建民、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古典文献学科组长高华平,美国罗格斯大学教授刘迅、知名中医苏兴华、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研究员张超中等进行主题发言。论坛由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张高澄主持,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黄至杰进行总结发言。
论坛上,嘉宾们谈玄论道、辨析求真,从内丹养生、厚德养生、性命双修、知行合一等不同视角,依托不同学科,通过与先贤圣哲的心灵沟通,共同探讨了道教养生的深刻内涵,展望了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。
论坛嘉宾精彩发言摘录:
李光富 中国道教协会会长
大道流行,可以化为天地万物;天地万物也莫不蕴含着道,承载着道。王屋山素有“天下第一洞天”之称,历来是道家人物采药炼丹、修身养性之圣地,自然、人文资源丰富,文化底蕴深厚,应充分利用“第一洞天”得天独厚的优势,发掘王屋山道教养生的现代价值,服务社会。
胡孚琛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
内丹修炼是道教文化的最高成就,也是道教养生的最高成就。道学内丹既是哲学,也是文化,更是一门性命兼修的高深艺术。内丹理论通过对老子“道生一,一生二,二生三,三生万物”思想的逆向应用,认为“顺则成人,逆则成仙”。内丹家们经过特定的修炼,实现精、气、神的高度统一,达到与道合一的境界,以超载生命的极限。
何建明 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教授
道教自身文化的弘扬要着眼于自身文化的特色。道教和其他宗教最大的区别就是道教不仅仅追求心理、心灵的层次,更注重身体、生理上的健康,也就是道教所讲的性命双修。道教在养生、健身等方面有独特的优势,这也是现代人最感兴趣的部分。这是道教与其他宗教相比最大的优势,只有将这几方面的优点充分发挥出来,才能够真正凸显道教的最大优势。
盖建民 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所长
道教医学作为中华传统医学史上的一个重要流派,很早就汇入传统医学发展的大潮中,其精华是中华传统医学宝库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份。这需要我们以平实的态度、科学的精神、分析的眼光,认真加以整理、挖掘,重新认识其潜在的科学价值,在继承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和发展。大力弘扬道教医学文化中具有现代价值和意义的东西,这不仅是我们从事道教医学研究所要达到的一个目的,也是时代赋予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。在继承道教医学历史遗产的基础上,结合现代医学科学理论、手段,发掘道教医学中具有现代价值的“合理内核”为当代人类的健康事业服务。
高华平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古典文献学科组长
中国文化自古以来即以道家与道教的精神做基础,以道家与道教的戒条为范本,教人为善去恶,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了这样的道德观念,于是也相信有一种超越自然力量的“道”存在于世间,而这个“道”在一般人那里就是“良心”,便成为一种道德行为规范。道教主张轻功名,重生命,在道教观念的影响和塑造下,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处世哲学也有较强的适应性,他们不仅能入世,也能出世。在不同的心境下写出不同的作品,李白是这样,苏轼是这样,还有很多的文人都是这样,在一种淡泊的心态下也让他们的文学作品有了更多的风采。
刘迅 美国罗格斯大学教授
道教是一个对生命尊重、敬畏的宗教。道教先祖葛洪的养生理论即主张重生、贵生、乐生,追求成仙得道的同时,也注重对生命理想状态的追求,他的养生理论在现代社会仍值得我们借鉴和参考。道教提倡修道先修德,葛洪的“以德济生”的理念与孔子的“以德润身”、“大德必得其寿”、“仁者寿”、“修道以仁”等观点有着相似之处,他们均视修德为养生之本。
苏兴华 著名中医
养生,就是指通过各种方法颐养生命、增强体质、预防疾病,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一种医事活动。所谓生,就是生命、生存、生长之意;所谓养,即保养、调养、补养之意。以传统中医理论为指导,遵循阴阳五行生化收藏之变化规律,对人体进行科学调养,保持生命健康活力。精神养生是指通过怡养心神,调摄情志、调剂生活等方法,从而达到保养身体、减少疾病、增进健康、延年益寿的目的。要学会如何在生活中避免害生的行为习惯从而养生。之前的活动把瓷器艺术与道教文化联系起来很有意义,土经过烧制可以成为瓷器,而永恒,同样人经过修炼可以长寿,甚至成仙。
张超中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研究员
神仙之道以长生为本,长生之药以养气为先,《高上玉皇心印妙经》上说了:上药三品,神与气精。最好的仙药就是“神”、“气”、“精”。道教养生理论认为“气聚则生,气亡则死”,葛洪《抱朴子》说:“服药虽为长生之本,若能兼行气者,其益甚速,若不能得药,但行气而尽其理者,亦得数百岁。”道教是中国本土的宗教,中医也是中国独有的国术,道教有很多有助于养生的功法。道教应该以“健康道教”为方向来发展。
论坛最后,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黄志杰进行总结发言:道教是本土的宗教,他传承了中国古老的文化,应该受到尊敬,发扬和传承优秀文化是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的责任。(编辑:行云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