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独抱遗弓望玉京,白头荒野泪沾缨。霜姿尚似嵩山柏,旧日闻呼万岁声。”
—— 明.顾炎武 《三月十九日行次嵩山会善寺》
会善寺,一座隐于绿树墙垣之后的古寺,颇具禅意。其位于嵩山积翠峰下。
左右两侧千年银杏,千年侧柏各一株,千百年来守护着这座古寺
远远看见满庭古树下,有三间宫殿式的拱形山门,朴素而巍峨。明间门券上嵌长方形横匾书“会善寺”三字。据资料可得,北魏孝文帝时在此建离宫,后改作精舍,隋开皇年间定名为会善寺。此后,它便如月光,流露出清辉。
山门前一对雕刻精细的石狮,可见当时技艺精湛
进入寺内,便可看到本寺唯一的正殿,大雄宝殿。是嵩山仅存的元代建构殿宇。其建筑是元代少有的现存实物例证之一,对我国建筑史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。2001年6月25日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“大雄”一词出自赞佛偈中的“大雄大力大慈悲”句中。主要赞叹的是释迦牟尼佛,所以有时就把佛祖称为“大雄”。设立大雄宝殿,首先是佛教威仪的需要,另外还有尊师重道之意。一般佛教寺院均有这座正殿。
月牙台上的乾隆御碑,历经风雨,记下了历史的足迹
月台上有明成化七年(1471年)铁钟1口,高1米余、重650公斤
读一口铁钟的铭文,感受历史的痕迹
院内置一八面体经幢,由幢顶、幢身和基座三部分组成
瓦,晴时挡烈日,雨天淌雨水
一层一层盖在屋顶,似鱼鳞,又像梯田
千年古树银杏树下的白果
禅窟,原为会善寺历代方丈禅修闭关的地方。复建于清代。
茶堂
通往寺内的过道
会善寺一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