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方艺术玉器雕刻,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传统艺术,自古以来就受到大众的喜爱和推崇,收藏把玩玉器也是人们生活中最乐于其中的一件事。
如何很好的了解赏析一件精美的玉器,就从了解玉器的历史及演变,玉器的材质与鉴别,玉器的工艺与特色开始,然后达到玉器的欣赏与个人品位的体现。
龙抬头 金丝玉 5×2.5×1.3cm
玉器的历史及演变
新石器时代,石器发展达到了新的阶段,人们开始用质地坚硬、色泽美的石料制作工具和配饰,这种“石之美者”的器物,就是中国最早的玉器。距今有八九千年的历史。
良渚文化时期,玉琮,以使治玉工艺已与石器工艺分离。造型较为复杂,工艺包括碾琢阴线、阳线、平凸、隐起的图形及动物图案,具有朴素稚拙的风格。
商周时期,玉器以形象单纯、神态突出,多用双勾隐起的阳线装饰细部为其特征,并出现了俏色玉器。
春秋战国时期玉器工艺有了广泛的发展,各诸侯国竞相碾治,精益求精。
秦汉期间,玉器在艺术风格上趋向雄浑豪放。汉代,细如毫发的阴线雕饰,刚劲有力,弥补了玉器立体感不强的现象,对后世玉器有着深刻影响。而汉八刀更是那个时期的典范。
有凤来仪 碧玉 6×6×2cm
唐、宋时期,玉器质地精良,技术精湛,禽兽花卉的题材和玲珑剔透之器增多,具有相当的写实性,形神兼备,达到了极高的造诣。玉器工艺的进步,也受益于当时绘画、雕塑艺术的成熟。
元明清时期,南北两地玉器普遍发展,是中国玉器史上极其光辉的时代。元代渎山大玉海,明玉带板,玉圭、玉带钩、玉盂、玉碗、玉壶、玉爵、玉佩等可以代表这时期玉器的特色。出现加工粗略与碾琢繁琐的两种风格。玉器开始有雕琢文人诗词和写意山水画的现象,体现了高雅的情趣。
清代乾隆时期,玉器技艺成熟,加上玉料资源丰富,玉器制作达到空前的高峰。有着特殊的美学价值。
我国玉器历史悠久,蜚声海外,以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浓厚的民族特色在世界上赢得了“东方艺术”的盛誉,成为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源远流长的发展史和在政治、宗教、思想、文化等方面的特殊地位,更是其他工艺美术品无可比拟,是中国历史特殊的精神文化财富。
有凤来仪 碧玉 6×6×2cm
玉器的材质与分类
一、软玉,是质地细腻,颜色均匀,明快,有油润度的美玉。以新疆和田玉为代表,鉴别可以从形、色、质地、绺裂、杂质,质分布均匀性等方面分别进行。形,籽料品质最优,再者是山流水。
色,有白、青、黄、墨、碧、糖、以羊脂白为最优。质地,从“坑,形,皮,性”来判断玉料的质地。绺裂也分死绺裂活绺裂。杂质,主要是石,此外还表现质地不均匀的方面。
二、翡翠,籽料的外皮有黄色、土黄、米黄、暗黄、黄白、红、褐、黑、或红黑混色、沙皮、新坑、老坑。绿色翡翠反映在表皮上有莽,松花,癣现象。
翡翠的性,分翠性,微晶呈柱状,尖状,放大有片状闪光小晶砂,行业内称“苍蝇翅”或“砂星”。盐粒子性,微晶能明显用肉眼分辨出。品级分为玻璃地,冰地,糯地,豆地。绿色,以浓色正绿为最好。
三、玛瑙,玛瑙的选用标准主要是颜色,以明快鲜艳纯正为好。以红、缠丝红、大红、橘红为上色,也有紫、绿、黄,当代又有阿拉善玛瑙、南红玛瑙等,为玛瑙增添了更多的品种,正对应了“千彩玛瑙万祥玉”的谚语。
四、水晶,透明度很高的一类宝石,据说在某些领域是传统法器的上选材料。
五、东陵石,常以颜色和块度为质量标准,以颜色均匀而鲜艳为优。
六、河南玉,包括河南玉,南阳独山玉,密县密玉。
七、芙蓉石,也是以颜色和质地为选用标准。
八、桃花石,以全粉艳色为好,粉白相间也好。
九、青金石,最好是色纯正而均匀,带漂亮的金星。
十、松石,呈核状,瘤状,豆状,质硬,色蓝,快大是特级料,剖面如蜡状光辉者最佳。最好的为天蓝松,瓷松,绿松。但糠心,铁线是影响质地的现象。
十一、木变石,选用要点是致密的质地和板块的厚度,其次是色的淡雅。其纤维平顺面在光照下有金黄色明闪闪的特点。
十二、虎睛石,好的虎睛石在质地,颜色,花纹,光泽方面很有特点,十分美观,易引起人们的喜爱。
十三、岫玉,用料要求很高,以质地,颜色,块度三项为准。
十四、孔雀石,以致密,快大,纹理美观自然为好,因含有铜,在制作中要注意污染防护。
十五、萤石,要注重颜色艳,透明度高为好。
十六、珊瑚,呈树枝状,欣赏价值很高,有红、白、和其他颜色。
十七、琥珀,最名贵的是透明度较高并带有昆虫的琥珀。还有很多玉石种类这里不一一赘述。
百财聚来 和田玉 10×5×5cm
玉器的工艺与特色
玉器雕刻过程分为七个步骤。
一、玉石的选料和剥皮;
二、玉雕的设计和画稿;
三、玉雕的粗雕和做胚;
四、玉雕的细雕和修整;
五、玉雕的打磨和抛光;
六、玉雕的雕刻配座;
七、玉雕的装饰和保养。
雕刻工艺上来分有圆雕、透雕、镂空雕、浮雕、浅浮雕、薄意等技法。
圆雕讲究的是结构比例和谐优美,搭配连贯协调,结构间过度流畅自然,线条以东方审美习惯为主的s型,力求作品的委婉生动,神形兼备。透雕镂空雕注重的是器物规整灵巧,结构疏密协调,构思巧妙而不乖离。
浮雕类作品主张画面布局要章法合理,顺应自然,在自然美的基础上融入艺术的联想力,要使得画面优美传神,主次分明,既突出主题,有要整幅画面充满生机,使观赏者有身临其境的艺术效果。
捷足先登 杜陵石 13×7×5cm
玉雕讲究因材施艺,按质施艺,量形取材,色彩运用,这是基本做法。
玉雕的造型设计首先是认识原材料的名称,重量,形状,质地,颜色,透明度,光泽的状态,以及分清利用和剔出的部分,审查工艺包括去皮、切开、挖脏、去绺、追色,来显现优质的质地和颜色。
然后,考虑造型,根据构思拟定题材,依照原料的形状做出合理自然的使用,所谓“匠心独运”应在此时。
制作,开料工具有原盘据、带锯、线锯、铁鉈、分铡铊、錾铊、勾铊、碗铊,以及其他构造的钻石粉磨头工具。具体使用巧妙方法,雕琢成型,紧扣主题内容,精心制作,使内容充实突出,需得借鉴中国画的构图章法,把握好大的形体动势,追求轮廓线的节奏和韵律。
对整体造型应把握好主次、聚散、疏密、参差、呼应、藏漏、层次的关系,充分体现作品的主题内容,空间意境和格调情趣。
首先是题材,有山水、人物、花卉、兽类、器皿,完成绘制效果图,也叫画活;然后,结构章法,线条与面的搭配,是否优美;再后是细部的衔接与过度是否自然流畅,合乎自然;最后,关注整个面的微妙处理,体现出韵味,内涵,要求制作者手法高妙,以及对自然界美好的感悟,审美水准。
缘 金丝玉 6×7×6cm
玉器的欣赏与品位
同一件作品摆在面前,一百个人会有一百个不同的看法,这种说法并不奇怪,这就缘于人们对作品的了解和见解的差异,若能更全面的认知作品的材质之优美,工艺之传神精湛,寓意的深邃和奥妙,及至作者的审美力和精湛雕刻表达力所展现出来的内涵和韵味,岂不是很美的享受。
古时完成一件好的作品,需要有技艺高超的匠人,和有很高艺术欣赏水平的文人或者是官员,甚至是帝王的共同参与,经过反复的沟通交流,在制作过程中不断的完善,方可问世。
所以,好的作品不单单是雕刻技术的显示,更是美学的体现,这样才可以称之为工艺,只工不艺是不行的。
时至今日,从事玉雕的工艺师理应接受过美术教育,这也是当前有大量精美玉器可以由单人完成。如果此师再有广博的见识,阅历,以及对自然界美的现象,人性哲理有独到的见解,那么美仑美奂之作亦是然然。
当代玉雕有北京地区为主导的宫廷派,苏派,中原派,南派,海派几大风格,当然也有其他风格,正是百花齐放百家争艳的一个盛世发展阶段,这一时期,经济繁荣,国力强大,文化事业发展也是中强内实,异常鼎盛,在玉雕行业,玉料原料充足丰富,从事玉雕的人员庞大,由于玩家及藏家的需求,玉器的工艺水平也达到了很高的境地,在我国玉雕发展历史上,也是一个有相当分量的时代。也是玩家藏家雕刻家的幸福时代。
独占鳌头 鸡母窝石 20×14×5cm
玉雕主要分玉雕兽类,山水山籽,玉雕人物,花卉造型,玉雕器皿。
玉雕兽类作品,首先要求要传神,有生命力,也就是说雕活了。譬如栩栩如生、姿态传神,内涵深邃,寓意深远。活泼灵动,催人向上,引人遐想,皆是作品表达的一种要求。
例如鳌龙,大气磅礴,仿如鱼龙出海,势不可当,气势宏大,都是最好的体现题材的艺术表达。古兽螭虎,古朴圆润,或憨态可掬,或威严霸气,使人怜爱而敬重;龙,作为华夏图腾的演绎,苍健遒劲,行风带雨,腾云驾雾,观后无不使人精神振奋,豪情满怀;凤凰,其神采飞扬犹如彩云曼舞,古风高远而妖娆。
作品若要堪称佳者,需以刀为笔,依玉作画,契而不舍,那种回肠荡气的情怀亦能谱写进中华五千年璀璨文化的绚丽篇章。
又分摆件,无论写实,夸张,变形,圆雕,浮雕类的,包括古朴势雄,淳朴,肥满,精干,都要求形象生动自然,特征明显,五官形象逼真,四肢结构合乎自然,四肢匀称协调,姿态优美,神态要传神有精神。
把件,首先好的把件外形要合手,拿在手中手感舒适,不要有突兀棱角,此时作品要求四肢结构处理得当,或盘伏,或曲卧,协调自然。神态有生猛,温和,呆萌,灵动皆可。吊件,精雕细琢,姿态传神可也。
总之,普品,精品,神品,逸品其中的区分除了雕工的精与不精,还有是否传神寓意深刻,内涵奥妙为最大分别。此时给人带来的启迪,开悟正是只可意会难及言传。
龙行天下 豆梗石 8×6×3cm
山水山籽,因材施艺。借势而为,章法布局合理,透视有立体感。主题与衬景协调优美,山石,坡石,要脉络清晰,来龙去脉合乎自然规则,前后层次相互穿插,错落有致。湖石,层次较多,转折弯扭,玲珑多孔。礁石,在海水里,浪头之间,硬而棱园。水有溪水、急流、瀑布、水柱、泉水、波浪、湖水、海水、河水之分,在形态上又有浪尾、浪花、水沫、水珠之别。
浪头,似虎爪有力翻卷,浪背光滑,浪组之间有层次,高低,主次之分,有后浪推前浪之感;溪水,流动缓慢,一般在坡脚,卵石旁轻绕回流;急流,流动急湍,翻腾,线条分组,爽利;漩涡,水线条旋转,围绕漩涡中心,自里向外散开;瀑布,向下冲泻,线条平直,下面有溅起水沫;水柱,水势激烈集中,四面射出浪花;河水,水波起伏,较缓,线条长圆;海水,水波起伏大,浪头汹涌,互相碰撞,此起彼伏;湖水,水面较平静,无浪,微风时波纹细碎,一上一下,有风时波纹加大。
云彩,厚时像棉花,薄时像带子,轻盈飘逸,遇风生态,随时飘动。云有祥云,流云,层云,行云,积云,带状云,团云,云海,云气等。云有云头,云脚,有卷有舒,以品字形组合。有聚散,主次,层次之分,有统一 的风向。
火的形象,分文火,急火,火苗,小火焰,火焰,火环等。一般文火圆厚,弯曲,急火较直,细长有力。火纹是遇风生态,向上轻盈,火苗朝同一方向飘动。亭台楼榭要合乎实际,或巍然轩昂,恢弘大气,或玲珑精巧,趣意昂扬。小桥人物要有以点带面,增添画面动感的效果。
人物,玉雕人物造型,常以站七坐五盘三半为比例,总的表现是:仕女人物,以情动人,神形兼备,端庄凝重中显示出风流,潇洒。
仕女造型,重要的是用料恰当,身段秀丽,脸美,喜相;手拿物俏气真实。佛人神仙,庄严肃穆又“佛气”横生;童子,以稚气顽皮,生动为主;老人,刻画主要是脸部特征,宽衣大袖,造型喜庆。
佛像,有佛,番佛,大肚佛,观音,多臂佛;佛,肩宽,胸部丰满,盘膝做手势,慈眉善目,鼻直口方,二目下视方圆脸,大耳垂肩,显得庄重肃穆;番佛,坦胸,披裟,身着缨络,造型比较活泼,身段比较优美;大肚佛,坐像,立像都有,以大肚便便,哈哈大笑为特点。
观音,是人们喜爱的佛像,一般是停立下视,头披巾帼,身着宽袖长衣,装束素净,有的还有莲座,护法神龙陪衬;多臂佛,有四臂佛,六臂佛,八臂佛,千手佛,造型比较活泼;仙人,八仙,刘海,哪吒等,要体现出题材的特征。
历史人物,如五子登科,苏武牧羊,三国演义,西厢记,聊斋。汉赋,唐诗,宋词等强调从不同人物主题思想出发,刻画人物内心世界,以表现其典型性格和形象,使动态和表情一致,互为表里。
凤舞云霓 寿山石 13×8×3cm
花卉造型,要求飘洒玲珑,穿枝过梗,衬托的草虫栩栩如生。用桃花点示春天鸟语花香,用荷花点示炎夏永恒,用菊花点示秋高气爽,用梅花点示霜雪严冬,用牡丹比喻高贵,兰花比喻清雅,竹子比喻坚贞,苍松比喻刚劲。
合成题材有玉兰,海棠,牡丹的“玉堂富贵”松,竹,梅的“岁寒三友”等,花卉的现象是为了传达美好的思想感情,从而形成特定的意境,或幽深淡远,或清新俊秀,或雄伟豪放,或繁荣茂盛。处理的要有灵魂,力量,诗意。
玉雕器皿,造型要具有规整,稳重,浑厚,古朴的特点。对材质要求也及高,器皿的口、足、耳、环、链、提梁处绝对不能有绺。颜色凝重,色调分布均匀,明亮而有光泽的材质为理想用料。
器形有鼎、鬲、尊、香炉、熏炉、宝塔炉、天鹅瓶、链条瓶、三角炉、双龙敞口瓶、天然洗子、素瓶、园炉、茶壶、天官炉等等;用料颜色,薄胎厚胎依器形而定。
装饰主要有两种形式,浮雕和圆雕,分兽吞头,鸟雀吞头,植物吞头,其他吞头。纹饰有虎面纹饰、龙纹、鸟纹、凤纹、花草纹、云纹、水纹、火纹、回纹、环节纹、窃曲纹、乳头,以构图的简繁,线条的曲直,形状的方圆,来形成装饰的风格。
事事顺心 寿山石 8×6×5cm
玉器的吉祥寓意,形式多种多样,常见的有人物,器物,动物,植物,文字等,内容有求福、求富、长寿、喜庆、求官、个人修养等方面。
求福求富的有:牡丹,寓意富贵;鱼,有余,古钱表示财富;蝙蝠,遍福;佛手,赐福;白菜,百财。佛家八宝,法螺,法轮,宝伞,宝盖,莲花,宝瓶,双鱼,盘长。仙家八宝,葫芦,宝剑,扇子,横笛,阴阳板,花篮,渔鼓,荷花;葫芦,谐音禄,有加官进爵享受俸禄之意;橘,栗,谐音,吉利。
长寿寓意的有:松柏,万古长青,延年益寿;仙鹤,传说有几千年的寿命;灵芝,人食之长命百岁;仙桃,长生不老,延年益寿;龟,龟龄长寿。仙人,神话中长生不老,如八仙,麻姑等;老寿星,还包含着对美好生活的祝愿;长命锁,象征长寿;寿字,分长寿,圆寿。
喜庆题材:喜鹊,是喜事的征兆,喜鹊与鹿表示喜乐;鹿,谐音乐,如梅花配双鹿为眉开双乐;石榴,绽开寓意为喜笑颜开,也有多子的寓意;蜘蛛,又称喜蜘;獾谐音欢;葫芦,葡萄,寓意多子;风帆,寓意一帆风顺;童子,寓意多子与喜庆;龙凤麒麟,出现是天下太平的征兆;鸳鸯,并蒂莲,花成对,鸟成双,表示美满婚姻;属相生肖也是祈求美满顺利的题材;还有喜字。
求官题材有:猴子谐音侯;鸡冠花谐音官;戟谐音级。太狮少狮谐音太师少师,二者皆是高官;三元,状元,会元,解元;个人修养题材有,岁寒三友,松竹梅,四君子,松竹梅兰。四艺图,琴棋书画。五鹅图,出自王羲之爱鹅之说;葱谐音聪明聪慧;莲,谐音廉,出淤泥而不染等等,可谓是丰富多彩,花样繁多。
了解了以上论述,藏家,欣赏者亦或有了对玉器较为全面的认识,从这些角度再次鉴赏,将会增添更多的乐趣与美好的感受。
提升在传统文化,尤其是玉雕玉器认知领域见解力和审美力;人养玉,玉养人,爱玉,玩玉,藏玉,也是中华民族全民精神生活的需要和提升。在此,祝愿读者健康快乐,吉祥如意,生活趣意盎然。
更多精彩推介,请长按或扫描下方二维码
禅意网旗下微信服务号——云蝉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