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3日6时20分,处暑至,“处,去也,暑气至此而止矣”;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之中的第14个节气,它到来意味着进入干支历申月的下半月,此后中国长江以北地区气温逐渐下降,秋高气爽,正是郊游的好时节。
处暑无三日,新凉值万金
处暑是反映气温变化的一个节气。“处”含有躲藏、终止意思,“处暑”表示炎热暑天结束了。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说:“处,去也,暑气至此而止矣。”“处”是终止的意思,表示炎热即将过去,暑气将于这一天结束,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逐渐下降。处暑既不同于小暑、大暑、也不同于小寒、大寒节气,它是代表气温由炎热向寒冷过渡的节气。
暑退人体轻,雨余天色改。处暑后夜凉枕簟滑,树冠一天天褪去浓绿,闭门少光釆。暑退才恋夏之美。待菱风香散漫后,白露节气,风露发晶英,就该桂露光参差,桂香落人衣了。
秋云
竹风醒晚醉,窗月伴秋吟;早起凉意爬上胳膊,夏衣临晓薄,秋影入檐长。秋波正澄清,秋光轻浅,秋云委婉,正切秋水伊人之想。
天水秋云薄,天长杳无隔,处暑过后,秋意冉冉,一年中最美季节将至,想“决决溪泉到处闻,一家松火隔秋云”,“白石卧可枕,青萝行可攀,意中如有得,尽日不欲还”的境界了。
“落霞与孤鹜齐飞,秋水共长天一色”,鹜是野鸭。秋光清浅,秋明空旷,此时那水让天滤成净透,任何色彩都包含在它的清潋之中,杜甫因此用“秋水为神玉为骨”,白居易用“秋水淅红粒,朝烟烹白鳞”,皆意境深远。
秋声
欧阳修的《秋声赋》,记得最清晰的竟是童子所答:“星月皎洁,明河在天。四无人声,声在树间。”“万壑树声满,千崖秋气高”,这是老杜(注:杜甫)的句子。树声为悲,悲声越满,天越孤高,这就是“天若有情天亦老”的意思。“衰兰送客咸阳道,天若有情天亦老”,其实是李贺的诗意。
秋老虎
我国地域辽阔,处暑后南方、北方气温变化还有不同。北方气温下降明显,开始秋高气爽的天气。夏季称雄的“副热带高压”,虽说大步南撤,但绝不肯轻易让出主导权、轻易退到西太平洋的海上。在它控制的南方地区,刚刚感受一丝秋凉的人们,往往在处暑尾声,再次感受高温天气,这就是名副其实的"秋老虎"。
中国古代哲学认为,秋天在五行属金,有肃降之功,在色为白。自古就有左青龙(木)、右白虎(金)之说,立秋后白虎下山,初也炎烈威猛,终也清凉肃静,表述下来象形而生动。
“秋老虎”的说法也提醒人们,秋天还会有天气炎热的时候。《清嘉錄》的作者顾铁卿:“土俗以处暑后,天气犹暄,约再历十八日而始凉;谚云:处暑十八盆,谓沐浴十八日也。”意思是还要经历大约十八天的流汗日。
需要说的是,长江中下游地区往往在秋老虎天气结束后,才会迎来秋高气爽的小阳春,不过要到10月以后了。
处暑意味着一年中最热的三伏天正式结束, 早晚转凉,中午偏热,雨水减少,空气干燥,养生方式要适时做出调整。
1、衣:此时正处在由热转凉的交替时期,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泄趋向收敛,这时不要急于增加较厚衣衫,“春捂秋冻”之意就是让体温在秋时勿增高,以利于收敛阳气。
2、食:多吃些滋阴润燥的食物,避免燥邪伤害,多增加酸性食物,以加强肝脏功能。
3、住:处暑后气温逐渐下降,日夜温差增大,人体内阴阳之气的盛衰也随之转换,此时起居作息要相应地调整。要早睡早起,早睡可以避免秋天肃杀之气,早起有助于肺气的舒展。
4、行:运动不宜太过,尽量选择运动量较小的活动,避免大量出汗,以免伤害阳气和阴精。
5、思:秋风秋雨愁煞人,此时的气候特点易导致人们情绪低落。怎样克服秋季的不良情绪?首先要保持精神上的安宁,减少肃杀之气对人体的影响;减少神志外驰,以保肺之清肃之气。尽量排除杂念,以达到心境宁静状态。
当然,还有更具体的操作:
☞ 每天多睡一小时
每日增加睡眠一小时,并且保证有质量的午觉,可以在冬天来临之前保存能量,养精蓄锐。现代研究发现,夜间0至4点,体内各器官的功能都降至最低点;中午12至13点,是人体交感神经最疲劳的时间。有统计表明,老年人睡子午觉可降低心、脑血管病的发病率。因此,子午觉既有防病保健的意义,又符合养生道理。
☞ 多开窗少开空调
白天只要室温不高不宜开空调。秋季养生注意事项中指出,秋季尽量多开窗,使空气流动,让秋杀之气荡涤暑期热潮留在房内的湿浊之气。室内养些植物,如盆栽柑橘、吊兰、斑马叶橡皮树、文竹等绿色植物,可以调节室内空气,增加氧含量。绿萝这类叶大且喜水的植物也可以养在卧室内,使空气湿度保持在最佳状态。客厅适宜养植常春藤、无花果、猪笼草等。
☞ 护理好脐部
肚脐部位的表皮最薄,皮下没有脂肪组织,但有丰富的神经末梢和神经丛,因此对外部刺激特别敏感,并且最容易穿透弥散。
若防护不当,比如晚上睡觉暴露腹部,或者年轻爱美的女孩穿露脐装,寒气都很容易通过肚脐侵入人体。
☞ 多吃清热安神食物
处暑之后,早晚温差变化开始明显,肠胃接受不了忽冷忽热的刺激,胃酸分泌增加,胃肠发生痉挛性收缩,抵抗力和适应性就会随之降低。这时我们应该少吃点辛辣的食物,多吃一点清淡食物。同时像西瓜这类寒凉的瓜果,则要尽量少吃或不吃了。可以多吃一些秋季应急的水果,如苹果、梨、葡萄、哈密瓜、桃子之类的水果。处暑节气适宜食清热安神的食物,如银耳、百合、莲子、蜂蜜、黄鱼、芹菜、菠菜、糯米、芝麻、豆类及奶类。
另外,随着气侯渐渐干燥,身体里肺经当值,这时可多吃滋阴润燥食物,防止燥邪损伤。如梨、冰糖、银耳、沙参、鸭子等养阴生津的食物,或黄芪、党参、乌贼、甲鱼等能益气保健的食物。
早秋曲江感怀
(唐)白居易
离离暑云散,袅袅凉风起。
池上秋又来,荷花半成子。
朱颜易销歇,白日无穷已。
人寿不如山,年光急于水。
青芜与红蓼,岁岁秋相似。
去岁此悲秋,今秋复来此。
处暑后风雨
(宋)仇远
疾风驱急雨,残暑扫除空。
因识炎凉态,都来顷刻中。
纸窗嫌有隙,纨扇笑无功。
儿读秋声赋,令人忆醉翁。
七月二十四日山中已寒二十九日处暑
(宋)张嵲
尘世未徂暑,山中今授衣。
露蝉声渐咽,秋日景初微。
四海犹多壘,余生久息机。
漂流空老大,万事与心违。
元宫词(一百三首)
(明)朱有燉
白酒新篘进玉壶,水亭深处暑全无。
君王笑向奇妃问,何似西凉打剌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