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生中,只要别人有求,在不妨碍他人、不违背佛法的原则下,我不曾拒绝过,为满信众的愿,再忙我也抽空去家庭普照;有人问我,为什么大家都喜欢亲近我?其实很简单,人与人相处,都希望自己能受尊重。用语言、态度、眼神、举止去侵犯人或欺侮人,都是我不允许的,所以跟我在一起的人,没有被奚落感,没有被排斥感。
信众问释迦牟尼佛为什么选在娑婆恶臭的地方度众修行?主要是污泥中易长莲花。十六岁才开蒙入闽南佛学院就读的智藏法师,在清扫净房时,都用手去刮除污垢,并爬到阴沟里去消除脏秽,二十二岁时即负责《海潮音》的编辑工作。我也希望我的徒众,不要耽于安逸,时时要有“恒以惭愧水,洗涤懈怠心”的警惕,要从苦行中去培养自己的福德因缘,无福德因缘是不易开智慧的。
我患糖尿病十多年,未服药物而能一切如常,想是与我早年的丛林苦行有关,就以吃来说,早年的丛林生活中,吃最多的是沾有鸟粪的豆腐渣,发臭的酸菜,长蛆虫的萝卜干,这些食物我是倒进喉咙,闭气吞食,一来训练肠胃的消化力量,二来练就了闭气功,所以直到现在我始终不贪吃,一碗白面也觉得可口。
我也告诉信众具“大众化”性格是一个领导者不可或缺的要件,尤其是与人共处时,有的人不习惯施些口惠,隔阂、误会、猜忌就应运而生;如何让干部坦诚诉说他的需要,仔细听他的建议,认真考虑他的要求,这是主管必须用心的。泥土经过水流才平坦,木材用绳墨测量才平直,人要广纳别人的规劝,才是进步之方。所以我一再强调“广结善缘”是人与人之间沟通友好的不二法门。
有人说读书不达世务是腐儒,不体圣言是呆汉,不懂求进步,只固守己见排拒他人,终究会被团体、社会所淘汰。人我相处在于彼此快乐,如此才能安心,站在对方的立场“体贴”一下,不以情绪待之,我以为“世事如同棋一局,有远见者胜”。
有徒众问我怎么会写文章的?忆起写作也有一段心路历程。
我在栖霞佛学院就读时,有一次作文课,题目是“以菩提无法直显般若论”,那时年纪尚小,还不懂题目的意思,但我仍很用心的写了好几张作业纸,老师批阅后的评语是——
两只黄鸥鸣翠柳
一行白鹭上青天
老师竟然给我批了诗,兴奋的拿给学长看,学长说:“这诗的意思是‘不知所云’。”
又有一次,作文题目是“故乡”,老师给我的评语是——
如人数他宝
自无半分毫
文章写不好是不知所云,写得好则有抄袭之嫌,这个过程似乎是每一个想成功的行业所必须历练的,所以说没有天生的弥勒、自然的释迦。
人生是一连串的责任累积,责任则是来自自我的要求和别人的期许,就算你抱着自了的心态,可忍心辜负别人对你的期许?就如同我养子弟,如养芝兰,既积学以培之,更积善以润之,不敢有所懈怠。人之所以不会进步,就是将自己视野的界限,误认为是世界的界限,我一直以此警惕自己。
我对徒众说每个人都是由四种骨头组成——
许愿骨:老是希望别人替他完成工作。
颚骨:只管说话,不做其他事。
指骨:专指责别人所做的一切。
脊骨:承担责任,做大部分的工作。
人,都要有骨气,但要看是哪一种骨。
有人问我:“人为什么会苦恼?”
会苦恼的人是对苦乐、荣辱、得失、生死太计较,被其所牵制;如果能从中解脱出来,自在、快乐自然唾手可得。
有位信众告诉我:“我学游泳很久,就是学不会,有一天作梦,梦见我在游泳,很会游,醒来之后,我照着梦里的游法,结果一游就会了,这是什么道理?”
我告之此为“独头意识”,我曾有多次背经文的经验,在睡觉前熟读后就寝,第二天醒时,身体不动,回想睡前背诵的经文,一下就背会了,挺管用的。
有位“当位”的信徒请我开示如何为官?
我告之为官之要——用心要正、律己要廉、事君要忠、事长以敬、处事要信、待人要宽。
为官之忌——迁怒部属、官僚气势、急于功名、贪财好利、虚浮敷衍、心量狭小。
他当知我意。
“一”有许多妙用——
一水贯通五湖四海
一月遍照万国九州
一雨普润三春草木
一心广含十方虚空
……
但,大地呀,众生呀,权力呀,你可懂得“一念之间”吗?